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思想教育>> 新闻动态>> 正文>>
【学工特色基地】学生资助工作:助困更扶志
【发布时间:2010-02-03】 【阅读次点击:】
【学工特色基地】学生资助工作:助困更扶志
“我不觉得勤工俭学没面子,通过劳动获得的果实才更甜、更香。”
在测绘学院,学费和住宿费主要依靠贷款的家庭困难学生比例高达68%。但这个学生群体有一个共同点——拥有一颗阳光灿烂的心灵,不仅能坦然面对家庭困境,还能化逆境为动力。
这归功于学院多年来的努力。尤其是2007年获批学生资助工作特色基地以来,学院围绕学生成长、成才,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生活保障同培养其成长成才相结合,实现了“不仅是助困,更是扶志;不仅是输血,更是造血”的目标。
“奖、贷、助、勤、补、借”等多手段相结合,基地建立起了“社会、政府、学校”多主体相支撑的综合性资助体系。深圳测绘大队连续4年每年出资22000元,资助11名测绘学子;武汉天宝公司捐资9000元,资助汶川地震灾区的3名学生……基地积极联系测绘单位、校友等单位和个人,请其伸出援助之手。夏坚白测绘事业优秀学生奖学金、光华奖学金、陈永龄院士优秀学生科技创新奖学金、熹光励志测绘奖、熹光优秀学生奖等,奖励基金高达750万元。“奖学金具有其它资助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提高家庭困难学生的进取意识意义重大。”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毛旭东老师说道。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主要以‘输血’为主,使其心无旁骛地打牢专业基础;对高年级学生来说,则以‘造血’为主,引导其利用专业知识创造价值。”这是学院副书记张仁杰在多年工作中摸索总结的经验。
“我不愿意接受资助,不是不好意思,而是真的不需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薛同学笑言。大学四年来,他以自己的双手游刃有余地解决了经济困难:学院的勤工助学岗位、每年暑期去生产单位实践、协助老师做课题……青春阳光的他,脸上始终洋溢着朝气蓬勃的笑容。
很多像他一样的同学都“身怀绝技”。一位“电脑达人”屡获学院组织的软件设计大赛冠军,大三时小试牛刀为一公司编写程序,轻松赚得5000元;一名“武大十大研究生学术之星”本科起就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在国内外众多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历获校级、省级、国家级各种奖励。在各项学生活动、大型社会实践、专业大赛、国际学术会议等舞台上,都活跃着他们豪迈而自信的身姿。
诸多与专业学习深度融合的活动背后,无不蕴含着“资助学子,促其成才”的良苦用心。每年逾200余名学子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数百名学子赴生产单位实践,在汉测绘公司频频邀请测绘学子课余兼职……对测绘学子来说,这些活动可谓一举四得:“解决了经济困难;提高了专业技能、沟通技巧和项目经验;塑造了阳光健康心态;为就业增加了砝码。”
“不论家庭境况如何,他们都乐于助人,而且很讲究方式。”辅导员徐晖颇感动地说,有的学生拿出自己从小到大积攒的2万多元零花钱,叮嘱老师以匿名方式捐献给地震灾区;有的将受助的几千元转手还给老师,“请送给比我更需要帮助的同学”;有的自愿给学弟学妹当心灵导师,引导其克服因家境困难产生的自卑情绪。
“帮助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同学时,经济资助并不是唯一方式。”薛同学深有体会地说。“在罗田义务支教时,我发挥自己的武术特长,为孩子们表演武术,收获了他们银铃般的笑声;我们为武汉市贫困小学生做义务家教,和他们一起游戏……这些都是帮助他人的方式。”
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归属感,在这个大家庭里深感温馨,是学院每位教师心照不宣的追求。学院每年拨款5万元支持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每年预算15万元支持学生举办测绘技能大赛、英语情景剧大赛、篮足球比赛等各种活动,为雅思、托福成绩达到相关标准者报销报名费,出资鼓励本科生出国参加学术会议等,竭力为学子营造一个安心向学、成长成才的温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