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思想教育>> 新闻动态>> 正文>>

锤炼职业能力· 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发布时间:2016-03-14】  【阅读次点击:

学校举行辅导员职业能力比赛

(通讯员:李天亮)“广大学生工作者要勤于、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主动研究学生最盼、最急、最忧的问题,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前所未有的动力、前所未有的干劲,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奉献才华、贡献才智!”3月11日上午,在武汉大学2016年辅导员职业能力比赛决赛上,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传中对辅导员们期许殷殷。

湖北省委高校工委、湖北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处处长何泽云出席比赛现场,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人事部、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我校历史学院辅导员徐冶琼和校研究生会、校学生会代表担任评委,来自全校各个院系以及研究生培养单位的200余名辅导员相聚一堂。比赛由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计算机学院辅导员赵健主持。

在命题演讲环节,10位选手围绕“立德树人”各抒己见。“我的行动就是我的理解,要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要寓教于行,给学生最具体、最深刻的教育”;“要真情化雨、润物细无声,给学生更多的耐心、细心和爱心”;“要为学生导心、导学、导航,帮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完善自我”;“要以满腔的爱心和忘我的投入,为学生排忧解惑,成为学生们的知心朋友”。选手们热切的心声引来了阵阵掌声。

在学生遇到困惑、困难、困境时,辅导员该何去何从?在案例分析和情境模拟式的谈心谈话环节,面对宿舍矛盾、自杀倾向、宗教问题、感情纠纷、学生代考等或复杂或敏感的案例,面临着6名学生志愿者们的“刁难”,10位选手各显其能。学生不喜欢专业却又无法转到其它专业,“要及时跟进、精准帮扶,帮他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当学生被怀疑偷窃电脑,“要尽快安抚学生情绪,冰释嫌疑”;当学生之间发生冲突时,“要引导他们换位思考并化解彼此间的误解”;当学生打算创业休学时,“要帮他分析得失利弊,找出最合理的方案”。台上是,学生志愿者传神演绎,选手们机智应对;台下是,观众们一心观赛,笑声连连。

经过三个环节的激烈比拼,石蕾、唐羽荣获一等奖,王青、黄佳倩子、高朝虎荣获二等奖,刘茜、方萍、伍健婷、戴昀、傅露荣获三等奖。

何泽云在点评中谈到:本次比赛充分展现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武大风格、武大气派和武大方阵,选手们展示了自己的才气、灵气和霸气。他希望:一是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第一任务,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二是要不断推进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的“两化”建设;三是要在岗位发展、专业培养和工作激励三个层面关心辅导员;四是要以“沟通零距离、管理零缝隙、研判零误差、绩效零事故”为工作目标;五是要处理好职业与事业、职员与专家、知识与方法、传承与创新、自律与他律“五种关系”。

王传中充分肯定了此次比赛的意义,认为参赛辅导员对学生充满热爱、反应灵敏、技能全面,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同时,他对全校辅导员提出四点希望:坚持思想引领,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勇于实践创新,善于破解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育人能力和育人水平;深入研究规律,努力成为学生工作的行家里手。

赛后,选手们纷纷表示,职业能力比赛有助于发现不足和问题,有利于提升素质和能力,有助于提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观赛的一名学生深有感触地说,“辅导员要一直热血、保持激情,还要一直学习、保持专业性,果然比我想象的更全能也更辛苦!”

据悉,本次比赛是为了贯彻落实学校新修订的《武汉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提高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能力的重要举措。比赛分为笔试、初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包括基础知识测试、即兴演讲、回答问题、命题演讲、案例分析和谈心谈话等6个环节,40名辅导员踊跃参赛,10名选手进入决赛。

 

本站所有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违者必究。
© Copyright 2013-2015  武汉大学学生工作部 All Rights Reaserved. [后台管理]
地址:武汉大学本科综合楼南楼四层 电话:027-68756927 邮箱:xgb@whu.edu.cn   技术支持:武汉大学厚德工作室